(美國之音2010 5 04日報導)

台灣60歲的婦女陳樹菊因為長期行善而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台灣形成了了一個"陳樹菊"現象,很多人被她的真誠和默默奉獻所感動;不過有學者認為,不能光靠善心人士改變社會,政府應該多做一些實事來解決社會問題。 

*默默行善*

來自台東的陳樹菊今年60歲, 她默默行善48年,捐獻的金額超過一千萬台幣,其慷慨遠超億萬富豪。最近她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100個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被台灣民眾稱為"台灣之光" 

*總統接見*

馬英九總統星期天在總統府接見了她。

馬英九總統說,她不但是台灣的光榮,也是台灣的愛心大使。

對於得獎,陳樹菊並沒有太在意,一開始也不打算去美國領獎;後來台東縣政府積極遊說,馬英九總統親自打電話才說服了她。 

*媒體包圍*

陳樹菊一到台北就被媒體包圍,讓沒出過遠門的陳樹菊很不自在。她對媒體表示:"我是一個普通小市民,你們這樣我很緊張。"

 

*道德榜樣*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何明修說,陳樹菊之所以受到社會關注,是因為人們現在需要這樣一個道德榜樣。

他說:"台灣的民眾當然很高興。它在某種程度其實反映了一個社會氛圍;讓我們看到一個小人物,她有無限大的愛心,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而現在人們對公眾人物,特別是公眾人物,特別是政治人物失去了信任,所以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另外一個對比是慈濟這樣的慈善機構現在變得和大財團一樣了。"

很多台灣人說,陳樹菊的可貴之處在於她的真誠、做善事發自內心,與一些公眾人物借慈善之名為自己謀利形成了鮮明對比。

 

*省吃儉用幫助他人*

陳樹菊來自貧寒家庭,13歲開始就在台東市場賣菜。 幾十年來她省吃儉用,把積攢的錢捐贈給慈善事業,資助學校,醫院和孤兒院等等。

2005年,她捐出450萬台幣建造台東市仁愛國小圖書館,曾登上報紙頭條。

據報導,她多年來捐出的錢超過千萬台幣。

她現在更大的目標是存一千萬元成立基金會, 讓窮人有飯吃、有錢看醫生。

她說,幫助人給她帶來過無法形容的快樂。"錢要給有需要的人才有用",這總結了她做善事的動機。

 

*展現台灣美德*

台灣政府認為她的事跡能讓外界瞭解台灣的價值、軟實力和台灣人的美德,因此力促她赴美領獎。台灣外交部在最快的時間為她辦理護照、簽證;政府派人全程陪伴她到美國,馬英九總統還承諾動用國務機要費資助這次行程。

 

*做實事解決社會問題*

不過,陳樹菊現象能持續多久,對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副教授何明修說,陳樹菊的事跡有正面意義,會激發更多的人做善事,不過他認為:"現在我們的政府只是去貼著她的光環;這是我們政治人物的悲哀。

她曾經捐錢給醫院,孤兒院,那我們應該思考,為甚麼有那麼多孤兒院,為甚麼有那麼多病人交不起醫療費,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何明修說,台灣應該有一些公民社會,輿論領袖指出這個問題:? "再多的陳樹菊也不能照亮台灣社會的黑暗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pol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