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蟻族00.jpg 

《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一書爆紅全國,他們多出身農村,沒有父母的社會關係作為後盾,只能選擇在城市的邊緣艱難度日,他們抱著理想卻懷才不遇,收入低,工作不穩定,多人蝸居在窄小的空間,渴望與異性相處卻沒有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所謂「蟻族」是對「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作者認為,該群體高知、弱小、聚居,是繼三大弱勢群體(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後的第四大弱勢群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主要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臨時性工作,有的甚至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他們平均月收入低於兩千元,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他們平均年齡集中在22-29歲之間,九成屬於「80後」一代;他們主要聚居於城鄉結合部或近郊農村,形成獨特的「聚居村」。

 北京蟻族02.jpg 

沒有關係網的「蟻族」

「蟻族」絕大多數出身農村、無城市戶口、無固定單位、無固定工資、無三險一金,基本上城裡人能享有的福利他們都沒有。自1999年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難就成為一個不斷上升的社會問題。家庭條件差、社會關係單一的農村大學生,就會因就業途徑少,而難以找到如意工作。

北京聚居村的形成正是始於2003年首批擴招大學生畢業。當時形成巨大的就業高峰,此後畢業生人數更是年年劇增。據中國社科院《社會藍皮書》統計,2009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在2008599萬的基礎上,又增加了50萬左右,導致人才市場供大於求。

按照《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的編撰者廉思對這一群體進行過兩年的研究,他的研究結果顯示,「蟻族」僅北京地區保守估計就有10萬人以上,全國各大城市也大規模存在這一群體,人員總數不下百萬人,且規模在不斷擴大。

 北京蟻族05.jpg 

擁擠的「蟻穴」

廉思說,大學畢業生「聚居村」指的是一定行政轄區範圍內,出租屋相對集中,且房屋出租對像主要為剛畢業大學生的聚居區域。那裏大多條件簡陋,各種無照經營的小餐館、小髮廊、小診所、小網吧層出不窮。

聚居村多為房租便宜,雖遠離市中心,卻交通便利的地方,以聚居人數較多的沙河鎮為例,一套20平方米,一室帶廚房、廁所的房子每月租金大概200/月,相比於北京中心地帶動輒兩三千塊錢元的費用,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誘惑。而這樣一套「蟻穴」能蝸居數名「蟻族」。

鄭章軍(化名)三年前本科畢業時,和5名同學來到了北京。每人半年1350,住進了佈局如同大學宿舍的五道口億展公寓。

「蟻族」的婚戀困境

由於這樣的蝸居,由於這樣的生活逼迫,「蟻族」中婚戀的比率也相對很少,廉思說,「蟻族」經歷過大學階段,有戀人的比例應該明顯高於大學生群體,但與大學生群體對比分析後發現,該群體與大學生群體在此方面差距很小。「蟻族」的收入水平較低,社交圈子小,戀愛對象的選擇範圍小,整日忙於找工作或工作,談戀愛的機會也少。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該群體的結婚比例應該比較高,但目前只有7%。調查顯示,「蟻族」中未婚人數占調查對象的93%,在未婚者中有49%沒有戀人。

「蟻族」絕大多數正處於生理旺盛期,渴望同異性交往,在戀人或夫妻方面得到感情上或生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但由於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沒有固定的住所,他們無法在婚姻和戀愛的問題上考慮更多,所以大部份畢業生選擇了單身或同居的方式來生活。

北京蟻族03.jpg

無奈的選擇

這些由農村考入城市的大學畢業生在沒有找到工作的情況下留在學校所在的城市,據復旦大學的謝百三教授說,大致在九成以上。原因很簡單,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好處實在是顯而易見,車比較大,樓比較高,錢比較多,甚至走在街上人也會精神頭足一些。這是他們選擇留在城市的唯一原因。

一位學生在回答自己為何畢業後不回老家時說,他學的專業是國際金融、電腦編程,如果回到縣城,連做個農民的能力都沒有了。

中國青年報報導的一位畢業於蘭州某校新聞系女生馬林林在北京一年換了兩份工作,現在做著一份月收入2500元的網絡編輯工作,由於半年多來網站沒有任何效益,老闆心急如焚,不停地變換運營模式——「今天是項目融資、明天改成大眾消費網,最近他又要讓我們這些編輯挨家挨戶做市場調研。我簡直要精神分裂啦。」上司指揮棒的頻頻搖擺,讓馬林林無所適從。

儘管如此,馬林林還是希望扎根北京,從來沒想過要放棄。「蘭州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她也不想回東北家鄉的縣城,「回去什麼也幹不了,找工作還要托關係。」

廉思表示,課題組發現「蟻族」們大多有自己的夢想,比如希望在三年內有車,五年內有房等。儘管這些夢想是他們最大的精神支撐,但按目前的情況來看,能夠圓夢並搬離聚居村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北京蟻族04.jpg 

「蟻族」們只是在各種現實考量與利益權衡中,作出相對來講最不壞的選擇。雖然能夠實現理想的蟻族實在是鳳毛麟角,但那畢竟是希望。為了實現這渺茫的希望,於是他們過著幾近無著的生活,忍受著工作不穩定的煎熬。

「蟻族」們這樣描述自己:「我們高智,但懷才不遇;我們努力,卻總得不到賞識;我們上進,總找不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艱難跋涉中的「蟻族」瀰散著濃重的失落和被社會邊緣化的恐慌。堅守的「蟻族」們,在強迫、抑鬱、敵對、人際關係敏感、焦慮、偏執等因子評估上,均分均高於正常成人值。

正如他們被命名的「蟻族」,在螞蟻的世界裡,一隻蟻後產下無數工蟻為其做活,工蟻不被給予生殖能力,含辛茹苦地工作滿37年後便默默死去,沒有同伴知道它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一位網友mqk對於「蟻族」現象評論說:「太可憐了,四年大學生涯,花去了爸媽的一生積蓄,工作前途渺茫,渾渾噩噩過三十而立,一事無成,再拖下去,一輩子過去,這就是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軌跡,可憐這一代的孩子們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polhs 的頭像
    epolhs

    大宏觀報報

    epol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